四川的漢代,發現的多為東漢時期的。 在長江、喜陵江、岷江、沱江,以及它們支流的中上游一帶,傍河兩岸的紅砂巖上,鑿著許多崖墓。在成都附近東漢崖墓出土的《擊鼓說唱俑》,是東漢墓俑中的一件杰出的作品(圖1-6-14)。這件陶俑動作夸張,表情天真稚拙,生動有趣,活潑可愛,集中體現了漢代造型藝術重動作表現而不重結構的特點。這件俑的每一個部位都以夸張的手法表現其運動狀態。擊鼓說唱人大概講到了激動之處,不知不覺地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表情興奮。額頭的皺紋因為興奮而劇烈地皺起,眉毛隨之上翹,拉開了和眼睛的距離。嘴巴張得很大,左肩和胳膊夾著鼓,因為劇烈的興奮而直向上聳。握著小棒的右臂則伸得筆直,最有趣的是翹起來的右腿,可以說是這件作品的點睛之筆。沒有這條與上肢遙相呼應的夸張的右腿,這件作品是很難取得成功的。 即使是靜態的造型,也是寓動于靜的。漢代人對于運動有抑制不住的熱情,即使是靜,也是靜得不安分。而秦俑的動,只是靜中之動。在綿陽出土的撫琴俑,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(圖1-6-15)。這個撫琴者至少也算得上是士的階層了,所以可以悠然自樂。不過漢代的士大概很像投筆從戎的班超,他們沒有魏晉士人那樣的灑脫,卻滿懷濟世之志,所以在娛樂之中還能長嘯一聲,慷慨激昂。其他人閱讀了 尤其奇怪的是,在強調德風化的漢代,竟然也出現了裸體男女擁抱接吻雕像,大概飲食男女這回事,是禁也禁不住的。這是在彭山崖墓發現的,屬于小型石雕。 漢代雕塑藝術的運動性或流動感,還特別體現在它動物雕塑中。 轉載請注明: 轉載自 版權屬于: 長城石雕 () 其他人閱讀了: 當前位置: > 石雕牌坊 |